目录
学术论坛
后疫情时代电影放映模式分析孙淑珍;牛兴侦;3-7
国产互动电影的叙事文本形态研究张晗;8-12
营造意象空间:VR影像调度方法论构建谭明炜;李栋宁;13-17
电影本事的跨媒介运作与二十年代上海都市话语刘真真;18-23
我国影视文化传播中的符号景观与民族形象建构——以西夏题材影视作品为例陈连龙;李颖;24-28
主旋律电影以国家形象传播价值观策略马鸣;29-31
后电影视域下电影艺术的美学转向孙世宽;32-35
现实题材剧讲好时代故事的两种内容生产张雅清;朱斌;36-38
新锐视点
观念与思维:当代神话电影叙事伦理研究娄欣星;39-41
告别经典叙事:用音乐表意的新动向边岩锋;42-48
基于伦理视角的香港犯罪电影审美颜景懿;袁智忠;49-52
中国海洋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建构李会君;雷礼锡;53-57
网络影视悬疑短剧的叙事策略马东丽;任静宜;58-61
新世纪西藏题材动画电影初探陈林瑶;62-67
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的融合之思——基于对当代动画的考察邹少芳;林怡;68-71
电影史料
“现代”女性与电影机器:1950年代陕西女子放映队考察原文泰;温金陆;72-77
20世纪30—40年代中国电影的文化价值观探寻张捷;薛晋文;78-82
电影《心》海报:早期哈尔滨本土电影史料新考林卉;83-88
热片劲评 电影《花木兰》专题
《花木兰》的他者化想象和东方主义困境刘泽溪;邹韵婕;89-93
《花木兰》之殇:好莱坞的东方迷思王诚;鞠斐;94-97
迪士尼真人版电影《花木兰》的视觉隐喻——性别视域下的批判性评析何竞平;98-101
电影返销:全球文化工业与中国电影“走出去”——由迪士尼真人电影《花木兰》引发的思考王婷;刘乾阳;102-108
影片中的“对位阅读”——论迪士尼真人版电影《花木兰》中的文化矛盾邓春霞;109-113
真人版《花木兰》与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杜晓杰;张靖池;114-117
《花木兰》:东方想象与文化误读郑敏;118-120
木兰影像:由美式叙事到中国表达的思考孙明;马卓恺;121-125
女性主义视阈下《花木兰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王帅;126-129
风格与特色
重读《故事》,反思国产类型电影创作瓶颈杜天笑;130-135
《绿皮书》:“伙伴之情”的叙事策略与节拍表李力;胡漪;136-140
《继园台七号》:时代背景的个人情感表达宫海婷;141-143
经典国风电影翻拍的多重美学审视——以《倩女幽魂·人间情》为例耿兰兰;144-146
《第一次的离别》中儿童视角的现实与想象贾安民;147-149
记忆·象征·认同——电影《骨妹》的三重叙事刘家麟;150-152
徐晓丹作品徐晓丹;2
《都一样的牛》张锋美;193
邵国亮作品邵国亮;194